三年級上學期數學課程教學安排
本學期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著重于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班級中有部分學生因家庭原因學習主動性不足,因此將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教材內容包括加法、減法、四邊形、分數初步認識等,強調靈活計算能力和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學目標涵蓋了筆算、口算、時間單位、周長計算、可能性理解等,旨在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興趣。教學方法包括學生互幫互學、小組合作探究等,促進數學的實際應用和探索樂趣。課程安排明確,涵蓋測量、加減法、除法等內容,力求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意識。

我們班共有學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學生來自于村、村等行政村,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家庭距離學校較遠。根據上學年的成績檢測情況分析,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比較扎實的,但仍有部分學生的成績不理想,原因主要是因為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由祖父母照顧,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的重點工作除了持續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還要著重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并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力爭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測量、萬以內的加法與減法、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時、分、秒、多位數與一位數相乘、分數的初步認識、可能性、數學廣角與數學實踐活動等。
1. 計算教學內容的安排體現了教育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 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重視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 結合實際問題教授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增強學生對統計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 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6.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貫穿于數學教學中,通過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1. 能夠筆算多位數乘以一位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并進行相應的乘法估算和驗算。
2. 能口算一位數乘以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以及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以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 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理解分數的平均分含義,會讀寫分數,并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能夠計算一些分數的加減法。
4. 了解時、分、秒三個時間名稱,能夠準確說出三者之間的進制關系及大小關系。
5. 理解周長的含義,能夠計算四邊形的周長,并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周長的單位名稱。
6. 理解時間單位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每小時有多少分鐘、每分鐘有多少秒組成,并學會準確識別時間。
7. 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認識到哪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哪些是可能發生的,哪些是不可能發生的,并體會可能性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 體驗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 初步了解數學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數學的意識,初步具備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 養成認真、按時、按質完成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時分秒、多位數與一位數的乘法、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到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從本冊開始引入分數的初步認識,內容相對簡單。這一部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分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分數及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準備。
五、學困生輔導
1. 對待學困生,教師需要多給予關心和愛心,耐心輔導,循循善誘,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給予鼓勵。
2. 經常進行家訪,獲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將學生在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
3.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學會提出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改革措施
1. 積極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課標要求。
2. 積極開展學生互幫互學的活動。
3. 充分發揮小組長在班級中的指導作用。
七、課時安排
(一) 測量:約9課時
(二)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約12課時
(三) 四邊形:約9課時
(四) 有余數的除法:約7課時
(五) 時、分、秒:約6課時
(六) 多位數與一位數相乘:約15課時
(七) 分數的初步認識:約8課時
(八) 可能性:約5課時
(九) 數學廣角:約5課時
(十) 整理和復習:約6課時
以上就是關于小學20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的相關內容,謝謝查閱。